2023-10-23
章氏家族在福建浦城历近五百年的发展变迁。在散居全国十九个省市的家族后裔中,在明洪武年间,曾做江浙两省参知政事的仔钧公第十七世孙德甫公之长子通公。原籍湖北麻城中贡士。洪武二年(公元1370年)任安徽太湖县令、即太湖始祖。太湖始祖通公生四子。长子友直居麻城,其孙启迁山西大同,次子友谅迁汉阳府(今武汉市),三子友闻随父定居太湖,幼子友燧(失考)。通公三子友闻生四子十孙十八玄孙均居太湖,十八玄孙依年龄排列,前八位为祥股八,后十位为元股十,故有“祥八股”和“元十股”之分。如顼公行五,即为祥五股始祖;麟公行八,即为祥八股始祖;预公行九,即为元一股始祖;颁公行十,即为元二股始祖。后来友闻公幼子之孙淜公生四子,又划分为“牌股四”。此“祥、元、牌”三股裔孙均居太湖武阳畈、即现今太湖县五羊畈、团湖、江塘、古楼乔岭等村镇。其子孙发达,枝叶繁茂。据千里寻宗到太湖考察,现今仍居太湖的后裔总人口万余人,还有散迁太湖周......
1057年(宋嘉祐二年),建安(今福建浦城)人章衡,举进士第一,官至宝文阁侍制,卒赐葬杭州龙井山。子章允文,荫授杭州通判,游历富春江,因羡富阳常绿之山水,辞官领族人迁居黄弹(常绿一小地名),为常绿章氏第一世祖。允文以下,历十六代传至章金,择两溪(南溪、北溪)交汇处的荒滩地而居,即大章村。住房高度密集,南北二溪环村而过,人口达到四千多人,是富阳人口最密集的村庄,并为第二大村,居民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为章姓,是全国章姓人口最集中的几个村庄之一,大章村是常绿镇政府所在地,全镇章姓户籍人口达到一万二千以上,四周分布有七十多个自然村。章氏定居大章村后,闻人代出,蔚为富阳望族。明嘉靖举人章楷,官至东昌府同知、南京刑部郎中;万历举人章应诏,出任平江县主簿、兴山县知县;1652年(清顺治九年),得中武科进士,官漕标右营游击,三年后其弟章纯,又中武科举人。清康熙初年,章钦文历官山西潞安、江南凤阳知府、湖北粮道、......
一、千年古村南昌市东南向约三十里处,江西第二大河流抚河古道,在这里蜿蜒绕过潺潺向北,注入鄱阳湖。河堤闸口,分岔里港、外港两条水渠,宛如两条蛟龙,摇首摆尾,横穿西南而去,灌溉滋润十里田畴。放眼望去,屋舍俨然,鸡犬相闻,绿树成荫,一个千年古村,一个留住了乡愁的古村——南昌钱溪章家!瓜果满园,鱼跃虾跳,风吹稻香,远近闻名。自南宋末年钱溪章姓始祖和公由抚州临川迁居于此,已八百余年,如今,村内外章姓达五千余人。是的,这个村庄,没有其他杂姓,大家都姓章!二、一个传说我小时候时,常听村里大人讲的一个传说故事:很多年以前,南昌钱溪始祖章和公,从抚州临川出发,乘船沿着抚河水流而下,前往南昌府,参加科考。船行至一个叫乌龙潭的地方,水流湍急,来了个大拐弯,一股浪花,把船掀得左右颠簸,加上舟船劳顿,和公与船夫一商议,决定停船靠岸。一打听,这里离南昌还有三十多里,堤垱下面的这个村庄叫钱溪。于是,他们来到一块坡地,一......
秦章邯(?―公元前205年),秦朝著名将领,上将军。秦二世时任少府,为秦朝的军事支柱,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。章平,章邯之弟,秦朝将领之一。陈章要儿(506年—570年),吴兴乌程(今属浙江)人,散骑常侍章景明之女,陈武帝陈霸先的皇后。章大宝(?—585),南朝陈武康(今浙江省德清县)人。丰州刺史。章华,字仲宗,陈朝吴兴人。章华官至大市令。章昭达(517年—571年),字伯通,吴兴武康(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)人。南北朝时期南陈名将。唐章成缅:生于唐玄宗开元廿六年(738),唐江南东道吴兴郡於潜县长乐乡杉村(后更名乌窠即今浙江省桐庐县分水镇朝阳村)人。生性至孝,贫而力学,博贯经史。章八元(生卒年不详),唐代诗人,字虞贤,桐庐县常乐乡章邑里(今横村镇)人。章八元少时喜作诗,偶然在邮亭(旅馆)题诗数行,严维见后甚感惊奇,收为弟子。数年间,诗赋精绝,人称“章才子”。章孝标(791—873年),字道正,......
...
...
...
...
...
...
...
...
章姓是长河望族,人口大姓,有1127人,排列第11位。主要分播在长二(442人)、山一(294人)、江二(133人)等。章姓多为聚族而居,长二有“章家里”、江二有“小章家”、山一有“章苏”等地名,在那里章姓连邻,出于同宗同脉,而其他村落章姓人口不多,其中不少是现当代从外地迁入。据史书记载,章姓出自姜姓,相传是炎帝的后代。炎帝的后代中有位姜子牙,他是周朝的开国功臣,受到分封,他的后代有一支被封在鄣地,并建立了鄣国。鄣国后来被齐国所灭,鄣国子民便去邑旁而留“章”,以国为姓,沿用章姓。另一说是:黄帝把12个姓赐给他12个出色的儿子,其中有一个姓“任”。任姓后来十分昌盛,分成10支,其中有一支在“章”,他们便以地名为姓,将“任”姓改为“章”。据新编《长河镇志》稿和滨江长河《蓝田章氏宗谱》记载,长河章氏,祖籍福建浦城。浦城章氏十世孙允文公授杭州通判,后辞官定居富阳,子孙先后迁居诸暨、绍兴、萧山。明正......
分布据2004年12月安溪县人口资料统计,安溪章姓共3217人,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安溪姓氏中居第42位。其中,蓝田乡最多,感德次之。谱牒与昭穆1.蓝田华章《章氏族谱》修编情况不详。昭穆:字行:士进登科第,家齐国治平。孝廉本敦厚,忠义永传芳。祥云庆昌盛,瑞霞长辉映。名行:宜尔思建成,秉文耀宗志。才高学应博,身正心真诚,聪明生睿智,仁慈立善良。2.《清溪洪佑章氏族谱》修纂情况不详。昭穆:自六世起讳行:克君文子世,朝孟仲季兴,秀士开宏远,道德耀绵长。抡元夸泰代,丕衍庆昌隆。永承多福瑞,鸿声定孔扬。自十一世起字行:宜乃大华先,侯伯支贤圣,惟存一念天。若能敦孝悌,发祖尚基前。边成诗礼家,昭明宗德绵。宗祠1.花树兜章氏祖宇位于感德镇洪佑村中甲角落。明中叶由感德洪佑章氏一世祖章佛炉始建。1962年侨亲章文双、章秀万捐资修建。宇坐北朝南,土木结构,二进大厝,占地面积900平方米。楹联:“花苑芬芳硕果累......
溯源章姓的主要来源有三:一是出自姜姓。西周初年,炎帝裔孙姜尚辅佐武王灭商有功,被分封在今山东半岛一带,建齐国。齐国把王公贵族重新分封,其中的一支被分封于鄣(今山东章丘),成为齐国的附属国之一。春秋时,鄣国被齐国吞并,国人为纪念故国,遂以国名为姓氏,姓鄣。后又认为国家已不复存在,而去掉国名中的偏旁“邑”成为章姓。这是章姓的主体来源。二是出自任姓。黄帝的后代中有一支以任为姓,任姓的一支后来进一步分衍出章姓。三是由改姓而来。元朝人章卿孙原姓刘,因由章姓人抚养长大,以章为姓。满族、土族中也有一些复姓改姓章。章姓在历史上形成河间、豫章等郡望,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华姓氏中居第118位。入闽唐总章二年(669年),陈政、陈元光父子率军由河南入闽,军队中有队正章鳌、火长章敦复。唐末五代间人章仔钧(872-952年),由河北河间县徙居福建浦城。其妻练夫人爱民如子,于南唐保大三年(945年)以命救城,使建......
...
...
...
家训家规【敦孝行】传曰:孩提知爱孝亲固,人子天性也。然习俗浇漓,每见人家子弟,少时犹孺慕勿竭;及长,乃敬顺不闻。非特如古大贤养志也,绝无。抑知父母生我,劬劳罔极!高堂具庆,子职宜供,虽富贵贫贱不同,要人人皆可随分自尽。凡我子姓,须思孝亲最根本重地,各善体无违,做一个克家肖子。设事,亲一不诚,即凡百皆虚。诗曰:明发不寐,有怀二人。敬念哉!【笃友恭】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盖手足,皆我亲所自出。爱敬为先,偶焉阅墙,犹当外御其悔。至争财夺产,视若寇仇,刻戾甚矣。孟子谓:义之实,不外从兄。孔子云:所求乎弟事兄,未能。今愿吾之族众须兄兄弟弟,各思自尽其能,如阴庆、李铨辈,推恩广爱,为乡党作一好榜样,庶几其可!【敬师友】盖发明义理,指引涂辙者,师之功也。切壁环磨,忠告善道者,支之力也。语云:莲生麻中,不扶自直;白沙在泥,不来自黑。故凡读书子择高明瑞方者师之,直谅多闻者友之,则德业进而品诣正矣。然师严宜尊,......
一、枯竹复生是一个被世人所经常引用的成语,而这个典故就出在宋朝的大孝子章王容的身上。据传,章王容事亲尽孝,母亲死后,他日夜追思怀念,其挚情竟然感动了万物,连已经没有生命的枯竹都被感动得复生。而且,他的子孙还相继以经学被朝廷所重用,所以当时的人都说,这是章王容的孝行之报。二、持世救偏明清之际,以黄宗羲、顾炎武、王夫之为代表的思想家,批评“以明心见性之空言取代修己治人之实学”的理学末流,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学术,由此形成了当时的启蒙思潮。但这些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并没有在社会上激起应有的回响,相反,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以及文化专制政策的推行,取而代之的是乾嘉考据学。章学诚作为乾嘉时期著名的学者,既反对考据学的脱离实际,亦不满宋学的空疏,于是重新提倡经世致用的治学风尚。他说:“所贵君子之学术,为能持世而救偏。”这充分显示出他的卓越之处。章学诚在致钱大昕的书札中说:“世俗风尚,必有所偏,达人显贵之所主持,......
《章氏家训》原名《太傅仔钧公家训》。《章氏家训》的作者是五代十国之时的章仔钧,世称其为太傅公。故《章氏家训》的的名字实为《太傅仔钧公家训》,为中纪委网站所推荐。全文如下:家传两字,曰耕与读;兴家两字,曰俭与勤;安家两字,曰让与忍;防家两字,曰盗与奸;败家两字,曰嫖与赌;亡家两字,曰暴与凶。休存猜忌之心,休听离间之言,休作生愤之事,休专公共之利。吃紧在尽本求实,切要在潜消未形。子孙不患少,而患不才;产业不患贫,而患喜张门户;筋力不患衰,而患无志;交游不患寡,而患从邪。不肖子孙,眼底无几句诗书,胸无一段道理。神昏如醉,体解如瘫;意纵如狂,行卑如乞。败祖宗之成业,辱父母之家声;乡党为之羞,妻妾为之泣。岂可入吾祠而祭吾茔乎,岂可立于世而名人类乎哉!戒石具左,朝夕诵思,切记切戒。...
江苏江阴章氏支谱十六卷,(清)章仁基等编,清光绪五年(公元1879年)木刻活字印本十册。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、苏州大学图书馆(缺两卷)。江苏江阴章氏支谱十六卷,首一卷,(清)章锡彭等修,清宣统三年(公元1911年)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。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、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。江苏江阴章氏支谱五卷,首一卷,(清)章锺颖、章锡彭等修,清宣统三年(公元1911年)木刻活字印本十册。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、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。浙江富阳长春章氏宗谱,著者待考,清光绪二十三年(公元1897年)木刻活字印本五册。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。浙江湖州荻溪章氏三修家乘十四卷,(清)章文熊等修,清光绪二十三年(公元1897年)木刻活字印本八册。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、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。浙江湖州吴兴荻溪章氏四修家乘十五卷,(民国)章祖佑等纂,民国十三年(公元1924年)铅印本八册。现......
...
...
...
...